湟水,從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包呼圖山谷中緩緩而來,仿佛一支樂隊,一開始總是起得平平。進入中游,尤其是進入古城西寧,由于湟水河、大通河、南川河三條河流的匯入,才呈現出高瞻闊步、旁如無人的氣概。
湟水兩岸,坦蕩著一片現代城鎮與田園錯落有致、散散淡淡的迷人風光。湟水兩岸的農民家園——或二層小洋樓,或古樸的干打壘土墻的院落,在晨風與濃陰的綠意中漸次涌現。在錯落有致風貌相似的村莊及峽谷中,最引人注目的建筑,那就是河邊那座繁華的寺廟了。
“光彩射廟宇,丹碧浮云端!薄皹渖辛饕,鐘聲兩岸聞!变宜畠砂,錯落有致地分布著諸多寺廟。東科寺、塔爾寺、白馬寺、佑寧寺、五峰寺……群山環抱著幽深的河谷,依山傍水的寺廟,紅墻金瓦,蒼然挺秀,如一頂炫目的皇冠落在湟水兩岸,顯示出了與湟水、河谷不一般的莊嚴和肅穆。
“五峰如掌列云端,瀑布飛流似激湍。六月炎天來避暑,松聲颯颯水聲寒!蔽宸逅,一個名字極為好聽的寺廟,它位于河湟谷地互助土族自治縣西北部,因山峰的形狀與人伸開的五指相似而得名,過去這里被譽為湟中古八景之一。
“公乃策諸建司,偏搜山澤。始得礦下馬圈北山之麓,復令如《周官》所載,物其地圖而授之,鍛者采者,各擇其人,為長久計”“其山崪澗中石粼粼積無算,逾數里,山木蕃殖,薪樵者報曰可以冶鐵”據《北山鐵廠碑記》記載,五峰山不僅風景優美,而且地下礦藏豐富。
“五峰山下,有鐵礦等著長釬撬挖,南門峽里,有鐵礦等著大錘開鑿。大地喲,已向人們敞開了慷慨之門,問世間英雄哪個敢來冒昧做客?”“這是寂寥的古原燃起的又一堆圣火,紅的似霞云初升,艷的似蓓蕾乍破。青色的礦石在高爐中漸漸熔化,金色的鐵水在磚槽里源源奔流……哦,爐火熊熊,映紅了天地。哦,錘聲陣陣,震蕩著荒漠……”為了解決西寧用鐵的困難,明萬歷二十四年(公元一五九六年),甘肅巡撫都御史田樂命西寧兵備副使劉敏寬就地采礦煉鐵。五峰,以一段傳奇般的歷史,在青海的工業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五峰林立,形如舉掌,山脅左右有大泉二,余泉不計焉。林壑之美,最為湟中勝地!蔽宸逅律礁咚嗔置,雖不巍峨險峻,卻也玲瓏秀麗!叭、三洞、三泉”成為其重要景色。翠峰青戀、霧披云裹,泉水潺潺、風景十分優美,山澗泉水汩汩流淌,四季不斷,澄澄清亮,碧藍如玉。菩薩殿、無量廟、八卦亭、玉皇廟、三清宮、黑虎洞、澄華泉西牌樓、六角亭、香公樓,錯落有致,聞名遐邇,是真真切切的中國道教寺觀。
每年六月六的“五峰寺花兒會”,更是景美自引鳳蝶來。說起五峰寺的“花兒會”,其中還有幾段動人的傳說。據民間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的農歷六月六,山鄉土民在五峰寺舉行賽歌會,忽然一陣狂風暴雨將眾人驚散,只剩下一對勇敢的小伙、姑娘仍在綿綿風雨中引亢對歌,心曲似水,癡情如火——
提起個鞍子蹬響哩,
倉啷啷響;
銅鈴兒不由得響哩,
提及尕妹者命想哩,
刷啦啦淌,
清眼淚不由得淌哩。
孟姜女哭塌了九堵墻,
墻根里哭出個范郎;
早起里盼你者到后晌,
清眼淚骨頭里滲上。
……
他們從早到晚,一直唱到雨停日出,唱到朝霞滿天的黎明。翌日,青山如洗,風景依舊,但這對情人卻不翼而飛。只見在他們倆對歌之處長出兩株枝條交錯的翠柳,迎風飄拂,相依不分。從此,人們每逢農歷六月六這天,就在柳樹周圍舉辦傳統的“花兒會”,情人對歌,男歡女悅,以紀念這對歌手忠貞的愛情。
說起五峰寺“六月六”花兒會,民間還有另一個美麗傳說——好多年前,在五峰山下,有個叫玉花的姑娘。山上有個常年放牧的年輕小伙叫六哥。六哥寂寞時便唱花兒解悶。六月六這天,玉花上山來采藥,突遇一只金錢豹,那豹子張開血盆大口,向玉花撲來。就在這危急關頭,六哥及時趕到,手揮羊鞭,狠狠地抽打在金錢豹身上。玉花得救了,但六哥卻被反撲過來的金錢豹奪取了生命。在聞訊趕來的鄉親們的幫助下,玉花把六哥葬在五峰山上。從此以后,每年農歷六月六這天,玉花總要來五峰山上祭奠六哥,用花兒曲令——“綠綠(青海方言讀作“liuliu”)兒山令”來抒發對六哥的情感——
上山的老虎下山來,
下山了吃一趟水來。
阿哥是個蜜蜂探花者,
偷空兒就看一趟我來。
……
在五峰寺的神話傳說中,使我深切感受到最美的水在《詩經》,最俏的女子在河畔!瓣P關雎鳩,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每年農歷六月六,正值青藏高原青苗拔節,油菜花盛開之時,在那崎嶇的山徑上,游客踏青至峰下,那懸巖龍頭飛瀉的瀑布,那噴珠灑玉的水花,清亮含香,使人頓時洗凈旅途的風塵和疲勞。
“山幽林更靜,人間歌不盡,鳥語花香地,泉中水長流!痹谏窖,在綠樹掩映下,那泓清澈見底的泉水,碧波漣漪,五彩卵石歷歷在目,叮咚聲又似美酒的醇香撲鼻,因而汲水暢飲者爭先恐后。
“清清繆花泉,潺潺龍宮水。山清水秀處,游人過往頻!眰髡f這泉水是神泉,“飲之而蠲疫益壽!碧热粼凇傲铝边@天喝了清冽甘甜的神泉水,就能消災除病。因而此泉被賜名為《龍宮泉》。
除此泉外,山中尚有大小十余處泉水,澄澈清亮,碧藍如玉。而裂口泉在五峰寺門外不遠處,自山崖滾出,沿石壁跌下,噴珠濺玉,涓涓不竭,汩汩有聲。繞過龍泉宮,上行不多遠,就到了五峰寺。五峰寺始建于明朝崇禎十五年,即公元1642年。是中國古典式道觀廟宇建筑。
五峰寺小巧精致,依崖而建,與秀山麗水融為一體,與塔爾寺、佑寧寺、白馬寺相比,真是青山藏古剎,流泉擁山翠,別有一番神韻在河谷。
五峰寺聲名遠播,除了其特色的精致外,還在于其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
在古代,有五位如花似玉的仙女,眷戀人間,偷離天宮,在山巒泉畔輕歌曼舞,久久不肯離去。后來被玉皇大帝發覺治罪,貶至凡間,化作五座玉姿花容的小峰,為湟北地區增添不少秀色。人們為了紀念這五位仙女,便修廟賽歌,以寄托美好祝愿。
“奇山出奇泉,奇水含秀氣!蔽宸迳降奈宸迦秩慈粡R,無不和傳統的“花兒會”及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密切相關……
……
湟水,這條直抵黃河的河流。每當山青花開,一群群喜歡“花兒”的河湟兒女,仿佛正從《詩經》里走出,她們站在湟水之畔,徜徉花海之中,在一只只水鳥、一闕闕徒歌的浪漫與畫卷里歌唱——
于是,她們便幸福地再度提起了這條直抵黃河的河流——湟水……(作者單位:青海省非遺保護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