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2022年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指出,“當干部就要干事,就要創造業績,否則是立不住的。”奮進新時代、開啟新征程,青海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建設產業“四地”,推進“一優兩高”戰略,各級黨員干部責任重大、使命在肩,必須大力發揚“登高望遠、自信開放、團結奉獻、不懈奮斗”的新青海精神,堅定信心、迎接挑戰,在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中干事成事。
心思要在“想干事”上映現。“欲事立,須是心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堅定不移增進民生福祉、堅定不移保護好“中華水塔”,青海任重道遠。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推進“一優兩高”、不斷開創新青海建設新局面,要求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必須心思向“想干事”上聚焦,少些浮躁多些思考,少些懈怠多些實干,凝聚一切智慧,團結一切力量,戰勝一切艱難險阻,一步一個腳印地把奮斗目標、美好藍圖、治青方略變為現實。要始終以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的姿態,面對機遇敢爭先,面對艱險敢探索,面對落后敢奮起,面對競爭敢創新,在“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中突破難點、打通堵點、消除痛點,干出實績,以實際行動回報總書記和黨中央的關懷囑托。
膽識要在“敢干事”上展現。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全黨同志永遠要有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精神,銳意進取,大膽創新”,可謂發人深省、催人奮進。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惟其磨礪,始得玉成。譜寫高質量發展的新篇、國家生態安全的新篇、為人民服務的新篇,打造“高地”,建設“四地”,征途并不平坦,必須要有一種敢闖敢試的銳氣,一種“萬折必東不回頭”的志氣,一種“赴百仞之谷而不懼”的勇氣,在機遇面前主動出擊,不猶豫、不觀望;在困難面前迎難而上,不推諉、不逃避;在風險面前積極應對,不畏縮、不躲閃,勇于探索不怕失敗,敢于攻堅不怕風險,善于突破不怕挫折,做到知難而進不言難,迎難而上不畏難,在克服和解決好“推、拖、怕、貪”問題中啃下“硬骨頭”,打敗“攔路虎”,跑出“加速度”。
能力要在“會干事”上體現。毛澤東同志曾把會干事比作過河的“橋”或“船”,他說:“我們的任務是過河,但是沒有橋或沒有船就不能過。不解決橋或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對青海提出的“四地兩體系”重大建設目標要求,各級黨員干部必須要具備與之相匹配的能力素質,錘煉出過硬本領。要補精神之“鈣”,充知識之“電”,加能力之“油”,勤于從總書記講話指示中學習,善于從黨中央決策部署中學習,勇于從經濟發達省份經驗中學習。要樹立“無功便是過、平庸便是錯”的理念,以專注、專心、專一的態度,精準、精致、精心的意識,切實在鄉村振興、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民生改善、改革創新等事業中,把會干事的能力體現出來。
目標要在“干成事”上實現。為政之要,重在履職,貴在成事。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青海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堅定不移增進民生福祉,把高質量發展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緊密結合起來,推動堅持生態優先、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有機結合、相得益彰。”在全省各族人民齊心協力推進“一優兩高”新征程中,各級黨員干部要樹立和踐行正確的政績觀,真正把心思和精力放在為黨和人民干事創業上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圖虛名、不務虛功,把是否解決人民群眾的現實問題、維護人民群眾的現實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用“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魄力、“一張藍圖繪到底”的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青海篇章。
(作者單位:省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