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湟水的暖陽
●王祥奎
今年二月,我因工作需要,被調到位于古城西寧海湖新區薩爾斯堡的一家新單位上班。辦公地點是一幢五層小樓,打開窗戶,隔著一條街道,就能見到清澈湛亮的湟水河緩緩地流向古城市區。
就在三月的湟水邊,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我透過窗戶看了一眼湟水。微波粼粼的河面上縷縷水汽蒸騰而上,飄拂搖曳。河邊,十幾只野鴨怡然自得地嬉戲著。幾只喜鵲落在楊樹上,嘰喳聲叫開了晨霞,太陽慢慢吞吞地露出了羞澀的笑臉,煞是好看。
睹此情,我不由想起李商隱“藍田日暖玉生煙”的詩句來,而此刻我看到的卻是“湟水日暖水生煙”的奇妙精致。
凝望中,我不由地回想起前幾天東湖文友馬玉珊在“東湖茶館”微信群里發的一首題為《晨練偶得》的詩作來——
一汪碧水映朝陽,數枚寒鴉戲春塘。
孤鳥傲然觀路人,效鳴雅石鳳求凰。
然而,待我于中午時分沿著湟水岸邊步道緩緩行去,早已水煙散盡,天藍如水,陽光柔媚。
冬去春來。正是沒有什么花開的日子。雖說是春天,但青海大地,就如人們平日調侃的那樣——一年里只有兩個季節,一個是冬季,一個大約是冬季。河兩岸的景觀帶里,只是一片蕭瑟。只有遠觀,才似乎有著“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的詩意。當然,“天街小雨潤如酥”只能算是一種臆想罷了……
但值得欣慰的是,景觀帶里的碧桃、丁香樹芽孢粒粒飽滿,胭脂點就,捻三聚五堆滿枝頭,仿佛醞釀著一場抵達渾身粉紅的燦爛,構思著“玉溆花爭發,金塘水亂流”的爛漫美夢。
在湟水岸邊,那一縷縷如織了金線一般、飄逸動人的陽光,透過虬奓的枝條勻勻地漏下來,斑斑點點深深淺淺鋪開來一種溫馨的美。雖然這時候,湟水兩岸、古城西寧并沒有四五月間那迷人的斑斕,但它依然有著屬于二三月那特有的光的雕塑、光的打磨。
望著滿河的閃閃爍爍,望著河里那悠閑的成群的野鴨,再度想起友人馬玉珊發在群里的幾張“早春野鴨戲湟水”的圖片來。那幾張照片照得非常富有詩意。遐想間,記起摯友晁生林對好照片的感慨來——好照片都是等來的。等什么?當然是等光了。有時為了一縷恰到好處的光來,得等好長時間。想想,初春清晨,像湟水岸邊的暖陽——這樣柔和的光,更是在高原古城難以相逢的。
古城西寧,雖說是一座古老而年輕的西陲要地,但她有著她的好處——沒有像上海、北京等大城市那么多的喧嘩,沒有那么多的叫賣、擁擠。雖說海湖新區是一處“高度+信息”于一體的新型城區,高樓林立。但我工作的這一隅——西寧七中文博校區一帶,并沒有被鋼筋混凝土大樓擋住視線,而且隨時都能親近那一條河——湟水,隨時親近逶迤在不遠處的那溜青山。
那溜青山,雖不知其名,但它,與古城西寧的晨煙混合起來,把這腳下的海湖新區涌入懷中,然后逶迤而去,至視野的盡頭,這更是難逢的。
一直以來,在湟水岸邊出生、成長、奔波的我始終關注著湟水。這幾年,由于湟水河流域綜合治理的緣故,湟水河成為古城西寧、河湟谷地一道最美的風景。河水清澈明凈,剛剛經歷過一個漫長的冬天,隨著天氣的變暖,冰河解凍,顯得愈發清冽。在初春的陽光下,閃爍如銀。
陽光下,在湟水河面上,灰頭鹀、綠頭鴨、漁鷗、普通秋沙鴨、鳳頭鸊鷉、綠翅鴨、斑嘴鴨、小鸊鵜、羅紋鴨、銀鷗、水鷚、赤頸鶇等鳥雀,都發出了自己的聲音,仿佛一支交響樂隊在此起彼伏地調試著音調,且以交響樂的語言,訴說著湟水河的秘密。
在“湟水日暖水生煙”“春江水暖鴨先知”的景致里,不由地想起我的村莊在初春時節,老人們在陽光下曬陽洼的愜意來!坝值搅藭耜柾莸墓潥饬!边@個節氣就是說的陽光。雖說取暖不能完全靠自己,但生命的充盈飽滿不能外求,只可內尋。自己首先要成為一個發光體、發熱體。
上善若水。坐在湟水岸邊品味那些關于光,關于太陽的話,感覺應景得很。我一直相信有些人是有異稟的,但我更推崇一個人發自內心的善良。
因為善良如同一個人內心的暖陽,讓人秉承溫潤敦行、絜矩之道。須知能永遠保持善良之心,不斷向外散發光與熱,并非一件易事。善良絕不是傻子的事業。你先得擁有足夠的智慧,才會有不枯竭的善良——甚至可以說,善良從來都是一種較之智慧更難得、更高尚的美質。猶如那些等光的攝影家,他們先得是個懂得光為何物的人。
在湟水岸邊,在泛著淡淡綠意的景觀帶大樹下,背對著陽光,身子曬暖和了,心理似乎也明白了許多許多?纯词直,快要到上班時間了。于是,回到辦公室,打開電腦,電腦屏幕上赫然出現一副冉冉升起的太陽。屏幕下方,一行瀟灑的行書詮釋著這幅太陽圖案的內涵——心中有陽光,處處皆暖陽。
看著電腦屏幕上的那輪朝陽,海子的詩作《夏天的太陽》再度回響耳際——
你來人間一趟
你要看看太陽
和你的心上人
一起走在街上
了解她
也要了解太陽
人從出生的第一眼睜開,
陽光就點亮了他整個世界。
……
蠻好!于是,再次抬起頭,透過窗戶,再次看一眼不遠處靜靜地、溫柔地、歡快地泛著細浪的湟水。在暖陽下,湟水波光粼粼,越發溫潤可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