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 id="6wmyu"></rt>
                    <acronym id="6wmyu"></acronym>
                    <acronym id="6wmyu"><small id="6wmyu"></small></acronym>
                     
                     
                    首頁
                    理論經緯 | 學思踐悟 | 昆侖短評 | 組工論壇 | 黨建巡禮 | 人物先鋒 | 基層視線 | 基層信息 | 文化視野 | 昆侖走筆
                      現在的位置: 青海黨的生活網人物先鋒
                    當初心遇上匠心,成就小而美的事業 ——訪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銀銅器制作及鎏金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何滿
                    來源: 青!饵h的生活》
                    發布時間: 2022-07-26 10:11:33
                    編輯: 王冬燕

                      

                    當初心遇上匠心,成就小而美的事業

                    ——訪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銀銅器制作及鎏金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何滿

                      ●本刊記者王冬燕陳奇

                      位于青海省湟水流域中上游的湟中區,是古代“絲綢之路”、“唐蕃古道”的必經之路,也是青海境內河湟文明的代表區域之一。聞名于世的藏傳佛教六大寺院之一的塔爾寺,就坐落在這里。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當地群眾與僧侶長時期交流,共同創造出了融合、獨特的地方文化,“湟中銀銅器制作及鎏金工藝”就是其中的代表。經過明清以來300年的發展,如今,這項技藝已經成為了湟中當地最具特色和最為興旺發達的手工藝行業,并被認定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民間藝術。何滿就是這項國家級“非遺”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在他的工作室,我們見到許多年代久遠的銀銅器珍品,它們頑強地保留著各個時期民族發展中的生活形態。是厚重的民族文化的特色載體,亦是民族文化沉淀的藝術結晶……

                      一物一心不相離

                      走進何滿老師自己經營的湟中縣非遺傳習展示中心,我們的目光立刻被眼前流光溢彩的銀銅制品深深吸引,獨特的器形,精美的紋飾,典雅的光澤,充滿意境之美,默默無聲地詮釋著銀銅器的手作靈魂絕技。

                      每一個傳承人,都有一個講不完的傳承故事。今年58歲的何滿從事銀銅器加工已經四十余年了,制作銀銅器是何滿的家傳絕活,祖輩三代人都是靠這門手藝行走河湟,養家糊口。何滿從12歲開始,經常給父親打下手。放學回家就幫父親拉風箱、下料、遞工具,干一些粗重活,初中畢業后,他正式開始了學徒生涯。一次他跟隨爺爺、父親一家三代人趕著毛驢車,帶著家什,來到海拔3000米的高原牧區,給藏族牧民制作服飾和物品。他們一天走三四十公里,去牧民家的帳篷里進行銀器制作,一干就是5年。1984年,他跟隨父親參加了塔爾寺大金瓦殿銀佛塔的裹銀工作,接著他又參加了內蒙古的西昭寺、大昭寺和甘南的拉卜楞寺銀佛塔的裹銀工作。在這期間里他學會了吃苦耐勞,增長了見識,也學到了更多的本領。漸漸地何滿可以獨自做酒具、佛教用品,如銀塔、金頂、佛燈、屋飾、門飾等。1994年,他第一次獨立完成了一把銀壺,賣了700塊錢,高興得幾天幾夜都睡不著。從此,他對自己的手藝更有了信心。

                      對于何滿的進步,父親看在眼里,就在金塔路開起了何家銀銅器鋪子。一天,他父親把自己幾年前精心制作的紫銅鎏金銀壺捧到桌子上,鄭重其事地對何滿說:“我把這把壺當作傳家寶傳給你了”。后來經過專家鑒定,這把壺的工藝具有典型的西亞絲綢之路的藝術風格,堪稱一件藝術珍品。父親制作這把紫銅鎏金銀壺時因為沒有工作臺,只能坐在地上制作,一干就是兩個月,紫銅鎏金壺做成了,父親的腿卻站不起來了,住了半個月醫院,才慢慢恢復過來。談到這里,何滿激動地說:“我父親傳給我的不僅僅是一把壺,而是一種工匠精神啊”。

                      如今,何滿的銀銅器作品先后參加過意大利米蘭世博展、日本東京藝術大學“薪技藝”展等展會。1988年他被評為青海省一級工藝美術師。2012年被授予“銀銅器制作及鎏金技藝”非物質文化代表性傳承人,2019年被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評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培計劃咨詢專家”。他所創作的《八瓣蓮花尊》、《純銀一體壺》、《純銀香爐》、《吉祥八寶龍紋銀包木碗》等多件工藝品被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工藝美術館收藏。

                      少年時代的他,不理解父親為何老讓自己“打雜”,現在才明白父親的良苦用心,那是為了磨練自己的耐心,要做一名真正的手藝人,必須打下扎實的基本功。爺爺和父親常對他說:“不嚴不細做不成事,細心耐心才能把手藝學精”。

                      千錘百煉成就驚艷歲月的藝術珍品

                      在尋常人眼里,金屬是冷硬的,只有鏨刻師知道,它們有著柔軟靈動的另一面。銀銅器制作及鎏金技藝,便是將冰涼的金屬制作成一件件驚艷歲月的藝術珍品。

                      何滿告訴記者,湟中銀銅器的獨特之處,關鍵在材料和工藝。材料不用說都是百分百的純金純銀純銅,貨真價實。銀和黃金本身的貴重性就具有收藏價值。工藝上,每一道工序都是手工完成,也就是說,每一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即使是同一個工匠,每次雕刻同一個作品時,也不可能保證神情、形態等會完全一模一樣,每一件精美的銀器活都是藝術孤品。做銀銅器活兒要有耐心和恒心,講究心細、手穩,靠的是心無旁騖的專注,銀銅器表面的光滑度全靠匠人一錘一錘地敲、擊、劃、刻、打磨,光使用的工具就有上百種。何滿每天按部就班地完成每一道工序,幾十年如一日,每一道工序都一絲不茍,這對于他不僅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他熱愛的藝術,傳承祖輩手藝的使命。

                      2013年的一天,何滿到陜西歷史博物館參觀,被一把唐代的鎏金舞馬銜杯皮囊壺所吸引。銜杯匐拜的舞馬,形制優美,圖案別致。何滿欣賞良久,認為自己可以做,就用相機拍下來,回來采用真金白銀,花費5個月時間仿制了兩把。一把送到央視一套欄目《我有傳家寶》亮相,一把被縣博物館收藏。他花了兩年零三個月才完成的鐫刻著“吉祥八寶”和龍紋圖案的純銀火鍋,在深圳文博會上獲得金獎。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一塊石頭,一坨金屬,在匠人手中,既是營生,也是生活的方式,在互相打磨的過程中,磨掉了彼此的棱角,漸漸融為一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于是一件作品便有了姓名,便有了專屬的風格,在靜謐的時光里,作者和對象,彼此成就著彼此的獨特。

                      工匠精神永不過時

                      被定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銀銅器制作及鎏金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后,何滿并沒有停止摸索創新的腳步。他說:“做這行,要掌握繪畫、雕刻、鑄造等多種技藝,干活時還要心、眼、手、力協調配合。即使已經做了四十多年,可隨著時代的變化發展,要學習的東西依舊不少。”為此他參加了清華美院舉辦的非遺研究班,提升了自己的文化自信、傳承水平、研創能力與協同創新意識。六○后的他也經常不畏辛勞,積極參加經濟的、文化的、藝術的各種博覽會,并向新的領域拓展。

                      眼界的變化讓何滿感受到了手藝人的價值:“現在好了,錢賺得多,社會地位也高,最重要的是國家越來越重視我們這些民間手藝人,大力支持發揚光大,我覺得自己責任挺大!”隨著塔爾寺旅游業的興起,湟中銀銅器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它不僅成為湟中的品牌產品,也成為青海的品牌產品。不僅銷售到全國各地,還銷售到海外。何滿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在式樣、著色、產品更新上下功夫,開辟出更為廣闊的市場天地。

                      有人說:銀銅器制作及鎏金技藝是寂寞中的輝煌。慢工細活,精益求精,何滿家中幾代人將心血傾注于手中的器物里,默默付出才使得這項技藝又煥發出新的光彩。他希望這一傳統的技藝和匠人精神能夠打動更多的年輕人,用匠心去傳承文化,將湟中銀銅器制作及鎏金技藝更好地傳承下去,培養出更多的民間手工藝人,走出湟中,走出青海,走出中國。

                    相關新聞↓
                        [ 返回首頁 ] [ 打印 ] [ 關閉窗口 ]  
                       
                     
                    人民網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光明網 | 中國網 | 黨建網 | 求是理論網 | 央視網 | 博看網 | 學習時報 | 宣講家 | 青海日報
                    青!饵h的生活》雜志社主辦 版權所有:青!饵h的生活》雜志社 技術支持:青海新聞網
                    未經《黨的生活》雜志社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新聞登載許可國新辦[2001]55號 青ICP備19000163號-42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200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971-6138346
                    内射合集对白在线_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在线观_男人J进入女人P呻吟视频免费_国产亚洲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_肉感饱满中年熟妇日本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成人片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乱码伦视频免费 欧美丰满熟妇XXXX性大屁股 女人的奶头(无遮掩)视频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A 国产色视频网站免费 国产精品女同久久久久电影院 日本强伦姧人妻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乱子乱XXXX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成人片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乱码伦视频免费 欧美丰满熟妇XXXX性大屁股 女人的奶头(无遮掩)视频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A 国产色视频网站免费 国产精品女同久久久久电影院 日本强伦姧人妻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乱子乱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