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尚俊
海東地處青海省的東部,是我國最年輕的地級市之一。由于工作生活的原因,我常常奔波在樂都區和平安區兩地。樂都、平安撤縣建區僅僅七八年的時光,這里土地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古老與新穎并存,傳統與現代共榮,一個今非昔比的樂都和平安正升華著海東的境界、靚麗著海東的風景。
海東市核心區域的樂都與平安在著名的小峽、大峽和老鴉峽的三峽之間,以大峽為界(除樂都的高店鎮),以西為平安,以東則是樂都,大峽就像是一個分水嶺,讓人真切地感受到兩個區的形象與氣質,相同與不同。
從本質上講,樂都與平安是天生的一對,地造的一雙。這里有共同的區域環境和相同的地質因素。兩地的南面橫亙著氣勢磅礴的拉脊山脈,阻擋著來自南部地區的風雪和寒流;北邊矗立著千峰萬壑的祁連山,使西伯利亞的寒流和河西走廊的風沙望而卻步。東部的老鴉峽,崖峭谷深,是古絲綢之路南線和“唐蕃古道”的必經之地;西面的小峽,壁立千仞,在歷史上是以險關危隘著稱。兩峽谷像兩扇拔地參天的大門,護守著這塊膏腴之地。博大的盆地間,奔流不息的湟水河猶如一條玉帶穿越而過。這里,滔滔奔涌的湟水河,蘊含著無限的深情和嫵媚,寧靜的村落依偎在她的臂彎里。這樣的地理條件和水系環境在西部大地可謂鳳毛麟角,這是上天對樂都與平安的無限恩賜和無私眷顧。
地理位置的相同和周邊區域的護佑,使樂都與平安又有了共同的交通環境。這塊肥沃的河湟谷地,有著立體式的交通網絡,蘭青鐵路、蘭新高鐵,109國道、民小公路、甘青高速,從老鴉峽的崇山峻嶺里魔術般地拓展而來,從東向西,橫貫而過,聯通著兩地的山山水水,便利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曹家堡機場雖在互助縣境內,但與平安僅一步之遙,與樂都也相隔不遠,每一架飛機的起落,都在樂都與平安的上空舞動,發揮著轟動效應,產生著騰飛景象。
兩地都有悠久的歷史和璀璨的文化。距今4000多年以前,先民們就在這塊沃土上繁衍生息。秦漢以前,樂都平安都屬羌戎地,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漢軍進入湟水流域,兩地歸入漢朝版圖。南北朝和隋時又同屬西都縣、湟水縣,以后在歷史的不斷變遷中分分合合,平安先后被納入湟中縣、西寧市的版圖范圍,直至1978年國務院批準設立海東地區,平安又回歸海東。如今成為海東市的重要區域,揭開了兩地新的發展篇章。
每天清晨,行駛在甘青高速樂都至平安段,兩個出入口交匯的車流如飛舞的彩帶,展示著快速發展的斑斕色彩。駛出高速公路樂都收費站,樂都湟水大橋上車水馬龍,各色行人通過這座新建的大橋奔向各自的工作崗位,釋放著個體的能量,創造著不同的價值。樂都古城已煥然一新,擁擠的街道寬闊了,崎嶇的馬路平展了,老舊的棚戶房被拆除了,新穎的樓群紛紛矗立起來了。新樂十字的車流井然有序,西門橋頭的行人腳步匆匆,高樓鱗次櫛比、相映生輝。這里既能仰視到建筑的雄偉,也能俯瞰到小巷的細膩,既能感受到城市生活的流光溢彩,也能體驗到青山綠水的盎然春意。
穿越高速出口平安收費站,走出“平安門”,步入平安大道,便到了平安廣場,這里是古驛平安的發祥之地,唐蕃古道的要沖之所,連接東西的平安驛火車站就在北端傲然屹立。廣場的周圍高樓林立,優化著平安的空間骨感,引領著海東的城市風尚。曾經坎坷的道路如今平整如新,街心的游園鳥語花香。與樂都的變遷和氣象一樣,多年前的老地名、舊習慣已悄然遠去,新名詞、新概念不斷閃現,美食城、網吧所、健身房、廣場舞,連動起每一個平安人,使平安人活得悠哉悠哉,不急不躁,處處展現著平安幸福的景象與畫卷,顯示出古驛老街的青春與活力。
六年前,樂都碾伯鎮的北門村、大小古城村、河灣村、鄧家莊村還是一塊鄉土田園,這里阡陌相間,雞犬相聞,是樂都的蔬菜生產基地,也是青海農副產品的重要產區。春天,這里播下種子;夏天,這里瓜果飄香;秋天,這里收獲莊稼。僅僅用了六七年的時間,這塊田園鄉土成了海東市區的核心區域、朝陽片區的中心地帶,現代時尚迎面而來。海東中學、傳媒大廈、服務中心拔地而起,三河六岸濕地公園、南涼遺址公園、西沙溝公園相繼建成,海大1號橋、朝陽閣等地標性建筑閃亮登場,唐道、碧桂園、香格里拉、薩爾斯堡等知名地產企業全面入駐,古老的村落變成了時尚的天地。高起點的規劃、高規格的建設、大手筆的動作,改寫著南涼古都的歷史,升華著現代樂都的境界,提升著風情海東的魅力。
平安的河湟新區展示的是另一種景象與氣息,是一種長廊式的城市景觀,綠色的城區模式。幾年前,從平安城西到小峽口,是莽莽蒼蒼的大地,郁郁蔥蔥的莊稼,彎彎曲曲的巷道,高低不平的莊廓。今天,這塊地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寬闊的馬路、筆直的街道、新穎的樓群,成為湟水谷地一道靚麗的風景。駛出平安高速,沿途繁華的商業街、文化街、城市景觀大道格外耀眼,一大批國內、省內物流建材商貿品牌企業相繼入駐,以信息產業、環保產業、新能源產業、汽車零部件為主的高新技術產業和國際物流商貿、保稅及空港產業初具規模,建設具有高原古驛文化特色的現代化空港園林商務城市的目標初步形成。小峽鎮7個村的農民實現了從農民到市民的華麗轉身,幾代人的夢想一夜成真。
在平安古驛的懷抱里,誕生了具有河湟文化風貌的“河湟印象·袁家村”。仿古式的門樓、雕梁畫棟的戲樓、反映河湟文化的民俗建筑,重現著五六十年代老平安驛的鄉土風貌。撒拉族院落、藏族院落、土族院落、回族院落、漢族院落,展示著農耕時代海東的多元文化特色,撒拉族歌舞、藏族鍋莊、土族婚禮、漢族社火、民間皮影,展現著鄉土時期青海豐富的民族文化,酥油糌粑、手抓羊肉、土火鍋、釀皮、雜碎湯、熬飯,重塑著河湟無盡的鄉愁文化。袁家村的每一條小街、每一個巷道、每一處院落,每一口窗、每一扇門、每一面墻,都被打上了歷史文化的烙印,承載著鄉土文明的記憶。
在樂都高廟古鎮,一個集民俗農事體驗、住宿餐飲娛樂、休閑觀光農業為一體的村莊旅行示范點“卯寨”橫空出世。這里有休閑山莊、民居大院、文化廣場、書法碑林,有養殖場、櫻桃園、雜果林、花海,有自駕游營地、游覽棧道、游覽滑道,儼然是“小橋流水人家”的現代版。山莊大院里,湖水蕩漾,波光粼粼;雜果林中,綠樹成蔭,碩果累累;花海里,牡丹爭艷,鳥語花香。人們可以在這里凈化心靈、感受寧靜。
樂都是山做的脊梁,平安是水做的骨肉。較之于平安,樂都面積較大,人口較多。樂都的地形特色是兩山一川,南山和北山雄渾博大,這里藏有規模龐大的明清建筑群落瞿曇寺、有彩陶流成了河的柳灣彩陶墓地,這里是“中國書法之鄉”、也是青藏高原蔬菜瓜果之地。平安在地域上只是一條川區,這里沒有大山的概念,精巧的白馬寺只能建在凌空的小山間,展現著一種立體直面式的景致。湟水河的血脈延伸在每一塊土地之下,使這里處處有“小橋流水人家”的景象,因而使平安變得精致而生動,使這里成了“中國富硒之都”、平安健康福地。
樂都是海東市的政治、文化、教育中心,依托特有的區位優勢、歷史人文、教育醫療、自然生態、特色農業等自然稟賦和優勢資源,以打造田中有城,城中有林,林中有景,山水相連的山水田園生態綠色城市為目標,樂都正在東西延伸、南北拓展,且規?涨,勢頭強勁。三河六岸、體育中心、南涼公園、朝陽山公園、海大1號橋這些地標性的建筑龍飛鳳舞,風姿綽約。平安是海東市金融、商貿、物流之地,保稅物流、金融貿易、現代物流、大數據、云計算、云存儲、高原特色食品、高原特色藥品、節能服務、節能技術、光伏產業、儲能電池將是未來的產業發展方向,承載這些產業的基礎設施正在拔地而起,這里每一條道路是筆直的,每一間廠房是敞亮的,這里的建筑與風景有著井井有條式的欣欣向榮。
樂都的氣象朝氣蓬勃,平安的風格腳踏實地。幾年來,樂都在熱血沸騰,熱鬧、喧囂、時尚體現在每一條馬路,展現在每一處街道。與樂都寫在臉上的激情、靈動不同,平安的風格有如兢兢業業的專家、潛心研讀的學者、一門心思的莊稼漢,步步為營,蒸蒸日上。
海東的發展正波瀾壯闊,海東的風景也姹紫嫣紅,既往的地域正發生著悄然的改變,海東正在以樂都與平安的氣象萬千,民和、互助、化隆和循化的旖旎風光,展現新的風景。
(作者單位:海東市樂都區殘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