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祁連縣八寶鎮拉洞臺村中,“大海書記”麻富海和村“兩委”正在籌備全州基層黨建觀摩會;婦聯主任拜春蓮組織婦女們打掃村級賓館衛生,為復工做準備;村民主動自發整治庭院環境;鄉村旅游體驗區,游客往來穿梭,時而蕩秋千,時而駐足拍照,沉醉其中……
站在新的起點上,一曲拉洞臺村“兩委”與群眾共同譜寫的“黨建+”賦能鄉村振興新歌,又在卓爾山間奏響……
自2018年組織體系建設三年行動啟動以來,拉洞臺村黨支部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建強黨支部核心堡壘,把黨員隊伍聚起來、管起來、用起來,積極打造“五彩”黨建特色品牌,在組織建設(紅色工程)、生態保護(綠色工程)、基層治理(藍色工程)、產業發展(金色工程)、為民服務(橙色工程)五大工程上揮毫潑墨,描繪出一幅“秀麗卓爾山,五彩拉洞臺”的鄉村振興美麗畫卷。
紅色引領建強組織筑堡壘
拉洞臺村充分發揮黨支部核心引領作用,按照黨支部規范化建設和陣地建設“九有九標準”的要求,強化陣地優服務功能,高標準打造具有村民議事廳、農牧民夜校、農家書屋等一系列基礎功能室的黨員活動陣地,全面優化服務功能,提升為民服務水平。
“過去村里條件艱苦,村干部只能‘被迫’學習。”談起這幾年的變化,拉洞臺黨支部書記麻富海感嘆不已,“條件改善了,村干部真正愿意來學習了!”
走進黨群服務中心,可以看到修繕一新的辦公樓,有嶄新的辦公桌、水沖式廁所、電熱幕等設施,整潔干凈的辦公環境讓村干部眼前一亮。
“村里的各項工作好比麻線,村干部就是擰繩的匠人,村干部的能力決定著麻線擰成啥樣子……鎮黨委組織委員王寶慶說。
為進一步提升村干部能力,八寶鎮黨委聯合村黨支部積極開展能力素質提升工程,列計劃、定規矩、話發展,每周組織村“兩委”學文件精神、學政策制度,謀劃村里的發展。組織大家一起外出學經驗,動員各種力量幫著村里出思路謀發展。同時,把規范開展“三會一課”“支部統一黨日”活動、組織生活會等黨內生活納入年度績效考核和黨支部書記抓黨建“責任清單”,確保村“兩委”干部干有方向、做有標準、提有質量。
綠色增美提振鄉村精氣神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近年來,拉洞臺村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切實用好“黨建+”紅色引擎,奏響綠色生態和諧曲,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以前我們的主干道周圍都是雜草垃圾,臟亂不堪,不僅影響村容,氣味也非常難聞。去年在村“兩委”的提議和鎮黨委的支持下,開展綠化凈化亮化環境整治工作,組建黨員志愿服務隊,上門入戶宣講,效果特別明顯。”拉洞臺村黨支部副書記聶文剛介紹道。
針對部分村民參與意識不強的問題,黨員志愿服務隊上門入戶宣講并發放《八寶鎮人居環境整治倡議書》,讓廣大群眾充分了解開展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意義、相關政策和重點任務,提升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知曉率、參與度。在黨員志愿服務隊的積極引導帶動下,村民參與整治的主人翁意識和積極性得到明顯增強,農戶自覺自發地將房前屋后、路邊溝渠垃圾雜物清理干凈,形成了“衛生整治人人參與,美好環境家家受益”的氛圍。
“光靠宣傳遠遠不夠,管理還需硬杠杠”。鎮紀委和村務監督委員會充分發揮監督作用,常態化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日常監督,以“村規民約”為依據,采取“紅黑榜”管理,對環境衛生臟亂差的進行“黑榜”警示,對整潔干凈的進行“紅榜”表彰,倒逼責任落實,形成“比、學、趕、超”的氛圍,助力“綠色生態拉洞臺”顏值再提升。
藍色治理架起干群“連心橋”
“幼兒園旁的水井蓋損毀嚴重,需要組織人員進行搶修。”“馬上設立警示牌,組織村網格人員進行修理。”在拉洞臺村黨建網格管理群報告工作情況,很快便得到辦理回復。
拉洞臺村黨支部充分利用“黨支部+網格化”基層社會治理機制,激活黨支部的“神經末梢”,搭建聯系服務群眾的“前哨堡壘”,構建形成黨建引領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新格局。
截至目前,拉洞臺村共劃分3個片區4個網格,網格內配備黨員中心戶14名,今年已收集群眾意見建議85件,辦結率100%。
“網格員經常來看我們,總是噓寒問暖,幫忙解決問題。”每次提及網格員的做法,拉洞臺村民趙連成總是連連點贊。
金色產業激活發展“一盤棋”
“變山變水先變人,變人先變帶頭人。”過去拉洞臺村黨支部組織力不強,說話沒人信,辦事沒人跟。為此,八寶鎮黨委因村施策“開處方”,強化村干部隊伍建設,提前物色黨支部書記人選,通過2021年村“兩委”換屆,拉洞臺村實現“一肩挑”。
“基層黨組織組織能力強不強,抓產業是試金石。而“黨建+產業”怎么加才能加出實效、加出群眾的點贊?
拉洞臺村黨支部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增加產業種類、提高產品質量,使群眾的經濟收入明顯提高,讓基層黨組織成為凝聚黨員群眾的“主心骨”。
“能在家門口致富增收,我給我們的村‘兩委’點贊。”村民馬明棋說完這番話豎起了大拇指。五年前,馬明棋還在外打工,后來在村“兩委”的引導下回鄉發展農家樂,通過自身發展,成為村里有名的致富大戶。
近年來,拉洞臺村黨支部通過黨建引領,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和“龍頭企業+致富帶頭人+農戶”發展模式,強化示范引領,盤活“沉睡”的旅游資源,讓群眾吃上“生態飯”。截至目前,全村共開設農家院、農家賓館65家,培養旅游從業人員138人,全年實現鄉村生態旅游人均收入1.8萬元。
橙色服務互助共建聚合力
“服務到位了,我們村干部才能走進老百姓的心里。”為進一步提升服務群眾質量,拉近干群關系,拉洞臺村黨支部探索推行“三團三到家、志愿服務常態化”(調解團化解矛盾到家、宣講團政策宣傳到家、幫困團志愿服務到家)工作法,由聯點領導統籌村“兩委”、農牧民黨員群眾等各種力量,按照“1+3”(1名村干部+3名黨員群眾)模式,組建“紅色引擎”志愿服務隊5個。利用微信群開通“民情在線平臺”,采取“走出去、請進來”互補模式聚焦環境衛生整治、生活保障、基本醫療等熱點問題,廣泛收集“微心愿”“民心愿”。截至目前,協調解決鄰里矛盾、勞務糾紛73次,解決涉及農牧民群眾就業、教育、社保、衛生等9個方面“急難愁盼”問題98個,為困難群眾、殘疾人、空巢老人提供走訪慰問、親情陪伴、幫辦代辦等志愿服務238次,以實際行動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
(作者單位:祁連縣委組織部)